好像在这两年间,90后突然就老了。最早一批90后也已迈入了28岁,最年轻的一批也已成年。读书的时候,以为毕业了就是诗和远方。现在才知道,生活无非是永远的苟且。这么一批已经出了社会,但又不谙社会,自以为是个新人,却早已没人把他当孩子的年轻人,在俗世中迷茫,浮躁地挣扎。说起来,这批年轻人和币圈是极其契合的,甚至是相见恨晚的,同样地年轻,同样地躁动,同样地充满欲望。
“80后把几块砖头卖到天价,这是我们回击的最后机会”
小A是个坚定的加密货币信仰者,“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东西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我余生要一直信仰的东西。”,聊到加密货币,他是激动的,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人都在跳脱。小A17年入圈,不算早。2017年5月12日,全球上百个国家近20万台设备爆发网络病毒攻击事件,黑客要求用比特币支付赎金。这是小A第一次听到比特币,大多数人可能听过就算了,但小A没有。
“以前都说对新生事物,资本的嗅觉是最敏感的。我觉得不对,那样的新事物说明还不够新,科技还不够颠覆。对于新科技,黑客的嗅觉才是最敏感的。”
事后,小A把网上能看到的资料基本都看了一遍,国内的例如巴比特论坛上的讨论以及各类文库,国外的像是reddit等等,包括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所有的邮件记录
,“其实资料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我第一遍粗粗看一遍,应该是看到凌晨3,4点了,我感到兴奋啊,就是觉得发现地太迟了。
我现在的工作也没太大意思,平平淡淡,仅仅凭工资,想要在上海买个房,简直是痴人说梦,大抵都是要靠家里的。其实说起来也搞笑,比特币这个东西是真真正正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东西,你想转到哪里就转到哪里,没人可以约束你,可能是从小到大禁锢久了,第一次接触到那么自由的东西,很兴奋啊!”
小A加入了很多加密货币的QQ群,后面熟了之后,又被拉到了微信群里。
“因为比特币是通缩的,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比特币,未来的潜力只会更大,很多国家像是叙利亚什么的,本身的货币不值钱啊,谁知道哪天战争过来,你所有的财产就没了,所以拥有一个全球都认可的价值标的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是黄金,现在就是比特币,就仅仅是这一个刚需,比特币就非常了不起了。
我是长期看涨的,我虽然进来不早,但是我拿到现在,在最高点的时候,我把本金拿出来,剩下的就是佛系拿着,我看好长期的价值投资。你看那些80后把成本几千块钱的房子炒到10万块钱一平米了,堵口气说,我们就不能搞一串数字10万块钱卖给你们嘛!我身边很多11,12月份入圈的年轻人,都是靠着赌一赌的心理进来的,这是他们跳出原有生活圈,翻身的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木子是在杭州某著名大学在读的研究生,“研二了,研究生的生活和之前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一个月拿着‘老板’给的1000块工资,和学校500块补贴,真的是压榨,干的是最累的活,最后的成果还都不是你的,就是来混一张文凭,只可惜,一混就要浪费3年。”
说到研究生生涯,木子显然是不满意的,学业说重不重,说轻不轻。往重了说,天天扎堆实验室也是有的;往轻了说,天天窝在宿舍,“王者”才是真情人。
进入币圈,用木子的话说还是“无奈后的清醒”。“我其实挺早就知道比特币这个东西了,但是我商业嗅觉也不算灵敏,就只是听听。我有个平时玩股票的朋友,他倒是时不时会跟我说一说。突然想要去了解是因为17年12月份吧,他告诉我比特币涨疯了,在上面赚了很多钱。”

如果你对币圈有所了解,又不敢独自操作,想学习,又困扰于不知从何处下手,那么你可以找到局长vx:bqjz88,跟着局长学习。每一个跟着操作的客户都不傻,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验证,你担心过的问题,别人早已经担心过,你不是第一个加入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加入的,我们能帮用户赚钱,也同样能帮你赚钱,思路决定出路。这个市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投资领域(尤其是币圈),知识的重要性决定个人财富的高度,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有资格成为赢家,才能配得起高收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