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反着说也成立,别人买的币,我也不一定敢买。
前几天,TRIP大跌,从一直稳定的20元左右,跌到15元了,我稍稍买入了些,不多。
当时没和任何人说,觉得没必要,自己看好接入手就好了。我看好的币,别人不一定敢买,别人推荐的币,我也不一定敢买,索性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
要知道,就在6月份,TRIP项目方直接把1亿总量销毁至1千万。交易所维护后,在开盘的一瞬间,TRIP的价格一下子被拉到99元,之后就一直稳定在20元左右。也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就在前几天,TRIP的价格持续下跌,最低的时候跌到了14元。
这可是销毁后的价格啊,在销毁前,TRIP的价格都在11元左右,销毁后价格跌到14元,这是明显的价格低谷。觉得实在低了,就顺手入了些。
结果就在昨天,TRIP的价格直接反弹,一天时间就涨到了21元,涨幅超过30%。
这时,可能有小伙伴会说老罗,当时价格低谷的时候,你怎么没告知我声,我也好买入些。但就像昨天我的文章所说的,推荐别人买币这件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不会做的。
我买是因为我看好,我持续跟进TRIP将近1年的时间,它的整个价格走势我都经历过,而且最新的动态我都知道,所以我敢买。
而其他人不一样,如果没经历过销毁前的TRIP涨跌,甚至都不知道TRIP一共有多少枚,以及它前段时间正好销毁了90%的币,你第一时间看到这个单价15元左右的币时,你是不敢买的。
当事人和非当事人做出的判断和决策就是两样,没必要要求两类人非得达成一致意见。毕竟投资这件事,就是自己的事,别人能帮的终究有限。
前面几天我听混沌大学的课程,樊登老师分享他的关于精益创业的经验和思考,我获得的启发很多。
他在课程里分享到,“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中间忽视了一个因素,就是能力。当你的能力足够大的时候,别人眼里看起来风险很大的事情,在你看来却是低风险。
比如李嘉诚,在九几年的时候,由于金融危机,别人都纷纷抛售香港的地产,他却大肆买入。
你会看到很多媒体报道说“李嘉诚在楼市豪赌”之类的话,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按李嘉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已经关注某个楼盘好长时间了,一直没入手,而刚好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价格降低很多,觉得价格不错,就买入了。结果,等市场好起来后,楼市也就涨起来了。
很多事情只是我们不是当事人,并没获得足够的信息,没看懂,就以为它是件高风险的事,其实却不是。
越是大企业,越是成功的投资人,他们就越是风险厌恶者,他们会做很多分析准备,尽可能地做低风险的事情。
在币圈也是一样的道理,你看到很多人投资某个币种成功了,更多的情况是他了解这个币,并持续跟进过,所以他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外人只是看热闹而已。
只买自己看得懂的东西,不懂就不要买。17年刚进币圈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别人说EOS好,我就买EOS,别人说EOS要涨到1000元,我就真的以为EOS能涨到1000元,结果坐了好几次过山车,现在钱包里还有120元的柚子。
后面也是慢慢自己不断掉坑,不断反省,才深刻明白,在币圈,甚至在所有投资领域,所有的判断决策都应自己做出,即使是错的也没事,因为错了就一定是哪里有问题,下次再改就是,就当做一次经验来学习。
要有自己的看法,不盲目相信别人,别人给你不知道的信息,要懂的感谢人家,但对这个信息的整理判断一定要你自己来完成,不能依靠别人。
每个人经历经验不一样,认知深度也不一样,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必然不同。
比如,你甚至给刚刚进币圈的新人推荐BTC、EOS、KEY等币种,他们都不一定接受得了,你买的币种,他们不一定敢买,因为他们并不了解。
再回到文章开头说的,因为我在持续跟进TRIP,经历了TRIP的涨跌,知道前前后后有关它的故事,所以我能大致判断什么时候TRIP的价格是低谷,可以适当买些。但这只是我的判断,不一定适用于你。
任何投资领域也是如此,最终做出判断决策的只能是你自己。刚开始不懂不要紧,那就管住自己的口袋,不断学习了解,并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实操交学费。
等时间长了,把该了解的都了解了,经历的都经历了,你也会是投资领域的一把老手,开始慢慢有自己的感觉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感谢大家的支持。我是老罗,为币圈小白代言!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善用零星时间,持之以恒,2019年,老罗期待和你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编辑

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