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货币史三百年,从汉密尔顿的央行蓝图到中本聪的密码学乌托邦,人类对价值存储的追求始终在权力集中与去中心化之间摇摆。美元霸权的黄昏、黄金的再度加冕与比特币的野蛮生长,共同构成这个时代的货币三重奏。


正如马克思所言:「货币不是东西,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当全球化的信任纽带出现裂痕,数字货币的崛起或许预示着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想的现实投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纪元,唯一确定的是:货币形态的进化永不停歇,而我们都是这场千年货币史诗的见证者与书写者。



而在这之中,算力成为一切的基础


当 2008 年一位名叫中本聪的人在 Bitcoin 白皮书中将资金交易绕过传统中心化机构,而直接点对点进行交易,这一去中心化的金融模式被看作是 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人们的资金交易无需中介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介入,只需在两个人之间完成即可。


DeFi 作为 Web3 最火的叙事之一,相继出现了 GameFi(链上游戏)、SocialFi(链上社交)、DApp(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eSci(去中心化科学)、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ID(去中心化身份)、NFT(链上艺术品 / 收藏品)、DePIN 等领域,持续引领 Web3 的热潮。


Web3 隐含的理念是「一切皆可去中心化」,无论去中心化的对象是线上虚拟物品还是现实世界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作为现实世界的基础设施,在为涉及到网络的各行各业提供算力计算,和生活中的用水用电一样普遍。



那么,算力有多重要?


从近三年数据看,国内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年降较为明显,而在此基础上则是结构上的优化。中国电信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25 年资本开支占收比将有明显下降,但从三大运营商给出的 25 年指引来看,算力投资却保持增长或稳定趋势,均表明其布局 AI 的决心。


中国移动:25 年计划投资 373 亿元布局算力,占资本开支的 25%,虽然与 2024 年相比增幅不大,但与连接、能力、基础方面的投资相比,是唯一投资增长的领域。另外,中国移动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推理资源方向的投资降将不设上限。


中国电信: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资本开支将会有结构性的调整,在算力方面,25 年算力计划投资 220 亿元,同比增长 22%,但不设限,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进行灵活调度。


中国联通:据 C114 测算,公司预计 2025 年算力投资同比增长 28%,超过 180 亿元,公司 24 年算力投资约为 140 亿元,23 年仅为 90 亿元,两年时间算力投资已翻倍。同时公司还将为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作了特别预算安排。


在上一轮周期中,链上交易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基础设施迭代,进入新周期,随着基础设施逐步成熟,以 Pump.fun 为代表的超级应用正成为加密行业的新增长引擎。这类资产发行模式以统一的发行机制与精巧的流动性设计,塑造了一个公平原始、暴富神话频出的交易战壕。这种高倍财富效应的可复制性,正在深刻改变用户的收益预期与交易习惯。用户需要的不仅是更快的入场机会,也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获取、解析和执行多维度数据的能力,而现有数据基础设施已难以承载这种密度和实时性的需求。


随之而来的是对交易环境更高层次的需求:更低摩擦、更快确认、更深流动性。交易场所正加速迁移至以 Solana 和 Base 为代表的高性能公链与 Layer2 Rollup。这些公链的交易数据量级相比上一轮的以太坊提升了 10 倍有余,为现有数据提供商带来了更严峻的数据性能挑战。伴随 Monad、MegaETH 等新一代高性能公链上线在即,链上数据处理与存储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与此同时,AI 的快速成熟正在加速实现智能平权。GPT-5 的智力已经达到博士水平,Gemini 等多模态大模型可以轻松理解 K 线…… 借助 AI 工具,原本复杂的交易信号现在也可以被普通用户理解执行。在这一趋势下,交易者开始依赖 AI 做出交易决策,而 AI 交易决策离不开多维度、高实效数据。AI 正在从「辅助分析工具」演变为「交易决策中枢」,其普及进一步放大了对数据实时性、可解释性与规模化处理的要求。


在 Meme 交易狂潮、高性能公链扩张与 AI 商品化的三重共振下,链上生态对全新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越发迫切。


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Sollong推出了属于自己的AI生态——算力银行


点赞(995)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编辑

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