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俄明山谷的空气干燥冷冽,杰克逊霍尔的会场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剧场。世界的目光聚焦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发言,他没有抛出惊雷,而是像棋局里的高手,轻轻落下一子,却改变了全局的走势。


“风险平衡在改变。”这是他最重要的一句话。过去三年,美联储全力抗击通胀,把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都放在次要位置。但现在,天平重新摆正。通胀压力在缓和,就业降温在逼近,货币政策的取向必须做出调整。简单来说:鹰派的锋芒开始收敛,鸽派的身影露出了轮廓。


从“抗通胀”到“平衡术”


鲍威尔的演讲没有激情澎湃,却每个字都经过精密设计。他强调:当前政策利率仍在限制性区间,但属于“温和的限制性”;中性利率可能比过去十年更高;关税带来的通胀效应多半是短暂的价位冲击,而不是持续的物价压力。这些话合在一起,就是在为未来的降息留下空间。

与此同时,美联储公布的框架修订也释放信号:取消了“通胀超调补偿”,弱化ELB(有效下限),重新强调2%的灵活目标。这种调整相当于把疫情时期的非常规武器收回,回归正常状态。对市场来说,这意味着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更高。

回顾历史,每一次杰克逊霍尔都曾成为市场的重要分水岭。

2010年,伯南克暗示QE2,美债收益率暴跌,比特币(刚诞生不久)因此受益。

2016年,耶伦释放“渐进加息”信号,比特币短暂承压。

2020年,鲍威尔提出“平均通胀目标”,全球流动性洪水汹涌,比特币当年年底突破2万美元。

今年的讲话虽然克制,却分量不轻。


框架回归常态:灵活通胀目标重新上位


与演讲同步公布的,还有美联储的框架修订。这部分内容在媒体里经常被忽略,但其实极其关键。过去几年,因为疫情和低利率环境,美联储在框架中写入了很多“特殊考量”,比如ELB(有效下限)和“平均通胀补偿”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允许通胀在一段时间里超过2%,用来弥补之前的不足。这种安排是典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遗产”。

但这一次,联储在修订中弱化了ELB,取消了“通胀超调补偿”的表述,重新强调了灵活的通胀目标。白话点说,这就像一个人打了三年仗,身上绑满了临时武器和绷带,现在终于脱掉了,回到正常装备状态。对于市场来说,这意味着政策的可预期性提高了,美联储不再“暗中加戏”,而是用更透明、更传统的手法去平衡通胀和就业。

我们可以回忆2020年疫情初期,美联储快速降息到接近零,并承诺长期维持低利率,市场当时疯狂推高了成长股和加密资产,形成一波超级牛市。那套逻辑是建立在“低利率长期化”假设上的。但今天,鲍威尔告诉你,中性利率已经不是2010年代那个1.5%左右的水平,而可能更高。也就是说,即便未来进入降息周期,估值锚也不会回到当年的水准。


市场的即时反馈:降息预期拉满,风险资产欢呼


演讲一结束,市场立刻给出反应。CME利率期货的定价显示,9月降息的概率迅速被推高,甚至有时段接近九成。几乎所有主流投行都把“9月小步降息”写进了自己的基线情景。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尤其是前端利率跌得更快;股市短线走强,标普、纳指一度冲高。典型的流动性友好场景。

但这里面有个细节很值得说:长期利率的回落幅度并不大,甚至在部分期限上还有所抬头。这意味着市场接受了鲍威尔关于“中性利率更高”的暗示。换句话说,短期上流动性会变松,但长期估值锚依然紧绷。

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零利率时代,现在的环境是“流动性会松,但不会无限松”。这对风险资产来说是个新常态:你能得到喘息,但别幻想躺着暴富。



加密市场的剧烈波动:先欢呼,再踩急刹


加密资产对利率的敏感度极高。降息预期出来的当天,比特币、以太坊迅速拉升,BTC一度逼近11.7万美元,ETH冲破历史高点附近,链上情绪和社交媒体都进入了狂欢模式。有人甚至说,“新一轮牛市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周末,剧情急转直下。鲸鱼在高位大额抛售,加上技术位被击穿,引发连锁强平。市场瞬间从狂喜变成踩踏,短短两天就把之前的涨幅吐了个干净。

这种情况其实在加密市场并不新鲜。2021年也出现过类似的场景:宏观利好点燃市场,但链上的结构性脆弱导致行情无法持续。白话点说,就是宏观可以点火,但延续性要靠市场自己的油箱。如果油箱是空的,火苗再大也只能闪一下就熄灭。

案例上可以提到FTX崩盘后的反弹。那次也是在美联储放缓加息的背景下,加密市场一度迎来反弹,但因为资金链紧张和市场信任缺口,行情很快熄火。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密市场已经有了现货ETF作为“合规入口”,资金的进出路径更清晰,但结构性风险依然存在。


二阶效应:美元、收益率曲线与风险资产的估值逻辑


宏观政策对加密的影响,不止于短期的价格波动,更重要的是长期的估值逻辑。美元指数在鲍威尔讲话后短线回落,但很快又企稳;收益率曲线前端下行、后端偏硬,这种错位给市场释放的信息是:短期宽松,长期紧约束。

对加密来说,这意味着估值逻辑会变得更复杂。以前市场的思路很简单:降息=利好比特币。但现在要分情况:如果前端利率下行,确实对高波动资产有利;但如果长期利率维持高位,那些缺乏现金流支撑的代币,估值锚依然是脆弱的。

这就好比买房时,你的贷款利率低了(短期利好),但市场长期的地价却很贵(长期约束),结果是你能上车,但生活压力仍然很大。对加密来说也是一样,短期资金会回流,但长期牛市的持续性仍需要真实的现金流逻辑支撑,比如DeFi协议的手续费收入、Layer2的链上活跃度、稳定币的市值扩张等。


对行业的深层影响:

第一,资金面会改变加密的收益率对比。当美债收益率下降,美元计价的无风险收益率降低,DeFi的质押收益、稳定币的利息就会更有吸引力。对资金来说,“加密里的利息”相对变得香了。这种情况下,现货ETF、稳定币增发和链上借贷都可能迎来资金流入。

第二,叙事面会延伸到AI与算力。这次会议反复提到生产率和劳动力转型,而AI和算力正是全球宏观的核心议题。对加密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数据确权、算力金融化、链上AI的叙事会更受市场关注。

第三,监管面会更挑剔。别忘了,美联储可以容忍一段时间的波动,但只要通胀再抬头,收紧会毫不犹豫。对加密资金来说,未来配置的重点会放在合规渠道和透明资产上,ETF和稳定币这种“桥梁资产”会更受青睐,而缺乏合规与现金流的高风险代币,会越来越边缘化。


我对后市的个人判断(非投资建议):


我认为市场接下来会进入一个“节奏大于方向”的阶段。降息如果落地,第一反应是估值分母改善,风险资产上涨;但如果经济数据继续走弱,市场会很快切换成“衰退逻辑”,风险资产反而承压。所以,行情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更像是上上下下的心电图。

另外,未来的资金更倾向于配置那些“能量化”的资产。比如有真实现金流的DeFi协议、有稳定手续费收入的公链、以及合规的ETF入口。这些才是能在波动中存活的。纯粹靠叙事的项目,未来会越来越难。

杰克逊霍尔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联储从单线抗通胀,转向双重目标平衡的过程。对全球市场来说,这意味着利率环境会慢慢宽松,但不会回到零利率的狂野年代。对加密来说,流动性会回来,但市场需要更理性的筛选,真正有现金流和合规承接的项目才会成为赢家。


等风可以,但别忘了先把帆理顺。

点赞(1647)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编辑

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