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进入币圈,如今回头看看去年的自己,不仅冷笑:”哼,真是个新鲜的嫩韭菜。“

为什么这么说?
“white paper”全是套路
起初我一直觉得写项目分析比文章更费时(抄white paper是简单),因为通读white paper,并且搞懂他是干嘛的就不是个容易事儿,当然那时我还是个嫩韭菜。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那时,我认为一个项目的好坏,必须建立在它的white paper上,于是那时的我,觉得每个项目都很有”价值“。
后来读了更多的white paper后,也摸出了”套路“。
因为千篇一律的文字格式,让我不得不怀疑区块链是神一样的存在,什么都能解决....
  ”white paper"全是套路,撰写white paper的人很聪明,总在开头给你放上与传统行业现状的对比,然后写下区块链技术能解决什么,如何创建理想国.....
这就有点像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有点像“星座学”,人们很容易将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词汇,与自己联系起来。
“white paper”也同样有这个效应。你会跟着“white paper”的节奏看,它写道:传统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你就会结合自己的认知,点头赞同:“确实如此”。
然后它又说:“区块链利用去中心化...实现透明....,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又会点点头:“说的好像很合理。”
你看,我们就容易这样被带跑偏(至少我曾经被带跑偏过)。
慢慢,随着在币圈摸爬滚打...
  我给自己定了一套新的“选币大法”
正如威廉文中的那句”项目能不能创造新的价值“成为我选币的第一准则。
  1、如果这个项目不用区块链技术,是不是更简单?
这点其实大家很早就发现了,一些区块链项目,我们称它为伪区块链项目,正是因为它打着传统行业痛点的名头进行币改,其实是多此一举的。
就像火牛,利用区块链的什么优势可以打败“抖音"呢?
我们很难看出。
  2、区块链解决的问题真的是用户的痛点么?它是否有副作用?
在我们选择一些项目前,不妨问一句:除了币圈炒币的人,大众愿意参与么?为什么?
众所周知,区块链技术除了”去中心“的创新概念外,也存在着很多缺点,例如效率低、扩容性差。而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效率低。
”快消时代“绝不能允许”效率低“这三个字,他或许成为大众拒绝参与的第一道门槛。交流请加笔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编辑

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